close

「隱藏真相讓我好像站在懸崖邊俯看驚濤骸浪,除了往下跳別無他法。」

This is a true story,因為是真實故事,無法對電影敘事下任何好壞的評價。

跟Taipei Golden Horse Fantastic Film Festival中「Eating Out」三部曲的歡樂比起來,
Prayers for Bobby的呈現手法及走向更能貼近現實生活,
也如實描繪出LGBT自身或其家庭所面臨的掙扎。
﹝其實似乎也只有「Eating out 2」部份刻畫出恐同情結?﹞
當然,所謂的掙扎並不一定皆如本片中對基督教教義的質疑,
但相信至今許多長輩們還持著queers就是有病,或是上輩子做了缺德事而受到報應這般的宿命論。
﹝我媽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很難溝通耶。﹞

雖然1969年Stonewall riots事件發生之後,queers的權利運動也逐漸發跡,
但許多人大致上還是對這樣的「特殊群體」持異樣眼光、貼上有色標籤,
加上queer常與HIV、AIDS劃上等號,更加深了社會對他們的不友善,或該說,畏懼?

Bobby從小學習到的價值觀告訴他,homosexual is a sinner,所以他無法out of closet,
因為他害怕承受別人看待他的鄙夷眼光以及評價,因為他害怕原本美滿的家會就此支離破碎,
所以他努力去「治癒」他的「病」,但他越是壓抑,他越是渴求一個解放自我的可能,
他逐漸地失去對自身的認同感,他站在自我追尋與世俗眼光的交叉路上,不知所措。

「我慢慢地陷入一片流沙,一座無底的深淵。有時我的痛太沉重,我好害怕會落得孑然一身。」

其實我們都一樣,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對愛的渴求只能在同性的身上被滿足罷了,
People should be free to choose whom they want to love,
「你要愛誰」本來就該是自由選擇,不是嗎?
為了管控、維持秩序,這世界太多的群體劃分了,
所以多數人的群體就是正常的,而少數人的群體則被歸為異常,不被主流價值所認同。

Mary一心想把兒子拉回正途,她相信主會治好兒子的病,
卻一直到失去Bobby之後許久,才發現,他沒病。
病的是自己、病的是社會上大多數的人。
我忘不了在憑弔儀式過後,David在Bobby家中向他父母表達哀悼感的那一幕,
好像他們所觸碰過的東西都是不純潔的,
所以用過的碗盤直接往垃圾桶裡送、握過的手得一再用肥皂搓揉。

其實想想,身為一位母親,她做錯了嗎?
她對他的愛並沒有錯。因為愛他,所以害怕他偏離「正軌」。
她給他的支持沒有錯。因為支持,所以一再尋求神的力量。

她只是,慌了手腳,聽不見Bobby的心聲,那沉痛的心聲。

一定要等到失去,才能有所醒悟嗎?
似乎每個故事都是這麼走的,Precious是如此,Le père de mes enfants也是一樣。
只是失去的程度有多深罷了。

Their prayers to God for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and for your love,
but your hatred and fear and ignorance of the word "gay",
will silence those prayers.

也不是要去分你我,去分queers或non-queers,只是就如同片中PFLAG聚會時父母的分享,
「I know he/she is different」,所謂平等,不就是從尊重差異而來嗎?

 

Prayers for Bobby

 

 

 

 

 

 

 

 

 

 

 

 

 

 

最近剛好在看《海邊的卡夫卡》,裡頭也有著一段可以相應的文字:

「確實我跟別人有一點不一樣。不過基本上同樣都是人。......。
我並不是怪物或什麼。是普通的人。跟其他的人同樣地感覺,同樣地行動。
可是那一點點不同,有時感覺卻像是無限的深淵一樣。試想想,那當然也是沒辦法的事。......。
我就是這樣一個人,所以過去在很多地方,在各種意義上受到歧視。
被歧視是怎麼回事,那是多麼深深傷害人,只有受過歧視的人才能了解。
疼痛是各自的事情,事後會留下各自的傷口。」

我要再來讀一次《Stone Butch Blues》藍調石牆T了,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3305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ostalgi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