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面對自己之前,我不敢面對你們。
因為改變之前的自己,不是我。
「如果有一天,我老公回到家,跟我說他想變性,我不敢想像...」
妳以為你能坦然接受,妳以為能夠說服自己,妳以為痛苦是一時的,妳以為愛能戰勝一切。
「因為在我遇見你的第一天,我就知道,一切將有所不同,所以我才答應你。」
然後,世界崩毀,在最後一根稻草落下後,
妳看著他,會想起妳失去的一切,那妳必須獨自承擔的失去。
「為什麼,我們不再歡笑?」
「我和你,究竟是誰才要被治好?」
於是妳只好離開,拒絕妳最愛的那個人繼續讓妳的世界失序,
妳以為這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妳以為這一切終將落幕。
「親愛的勞倫斯,你跨越了界線,來到我的城市,穿進我的巷弄,
現在就只差那扇門。還需要我給你住址嗎?」
你才發現,原來自己不過是在欺騙自己,原來愛不曾削減不曾頹敗,
於是妳張開了雙臂,迎接那個未曾在妳心底抹滅的身影。
但妳也發現,自始至終,妳只不過是在等待,
等待他變回「正常」,等待他再度成為那個愛妳、妳也深愛的「男人」。
「直到最近我才發現,原來在我成為女人之前,我們就已經搞砸了。」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們註定無法廝守?」
然後,轉身離開。
「我不是同志,我只是生而必須為女人的男人。這是不一樣的。」
你發現你再也無法假裝,你發現日子越來越難熬,你發現自己被囚禁在不是自己的身軀裡。
你想要逃離,你想要改變,你想要成為自己。
「這是一種反抗嗎?」
「不,老大,這是革命!」
你以為一切終將會順利,你以為你將取得諒解,
你以為這世界沒有容不下自己之處,你以為最親近的人應當是最能支持自己的人。
你錯了。
你用他們對你的愛,反過來傷害了他們,至少在第一時間是如此。
你讓他們感到痛苦,因著你自身的痛苦。
但你確切知道自己無法再欺騙自己,即使再痛苦,你都無法退讓,你只想做自己。
There is great pressure on transsexual women to explain themselves:
to family, to police, to psychiatrists, to endocrinologists and surgeons,
to employers and workmates, to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border guards, to journalists, and even to researchers.
The demand for self-exposure is both wearing at a personal level,
and tends to define transsexuality as bizarre, tabloid-fodder, craziness.
(Adapted from: http://www.raewynconnell.net/2012/07/transsexual-women.html)
這段文字來自R. W. Connell,一位澳洲社會學者,一位由男身跨越至女身的學者。
當大眾無法接受那並非習以為常的性別身份,你的一切都將受到挑戰,你的一切都被置於放大鏡下細細審查,
這是一段十分艱辛的歷程,縱使你失去了許多,你贏回了自己。
Eccehomo,看吶,那個人。你終於成了那個人。
刻畫細膩,很有野心,想把很多很多分享給觀眾,也讓演員們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許多鋪敘的張力都緊繃至極致,許多畫面的呈現都構築出美感,
音樂的大量運用緊扣著劇情敘事,片長159分鐘能不讓人感到冗長,
Xavier Dolan應該改成Xavier Dolan Alia吧。
預告:
官方網站: